大东门
发布时间:2005-02-19
来源:区政协办
大东门,杭州鲜为人知,它在今凤起路与新华路相交处的南侧一带的街巷。
大东门,原是古代驻军的营地,南宋建都杭州后,在城南凤凰山一带建皇城的同时,在皇城北面今清吟巷一带驻皇城司亲从,用于皇城的巡守。再北,在大东门一带驻军,用以对首都的防卫,形成由南至北纵深十里的护卫圈。大东门一带驻扎军队数量十分庞大。大东门旁东面威乙巷,驻战斗力颇强的威捷第一指挥营;西北的下焦营巷,有马军司寨,驻云骑、武骑两部;东北过东河在小营巷一带驻游奕马军;南驻楼子营。大东门则驻后军,后军编制庞大,建有军寨,称后军寨,寨朝东方向开大营门。门前竖旗杆,顶有军旗迎风猎猎,寨内时鸣金鼓,威武雄壮。大营门因朝东,俗称大东门,沿袭至今。
元代,驻军北移,军队日常操练在今市体育场与浙江日报社当时还是空旷地一带。明、清到民国初,这一格局始终未变。1981年还在浙江日报社西北角草丛中发现一钢筋水泥碉堡的底脚,底盘上依稀可辩“民国”“第一师”等字迹,原来这里驻扎过民国第一师。此地名叫大营盘,俗叫楚(军)营盘,系清代汉军组成的绿营驻地,与今湖滨一带旗城中驻扎的满族八旗互为倚角。
由于驻军北移,后来大东门逐渐成为民居,形成大东门直街,大东门巷等街巷,店铺中出现了与艮山门萧家羊肉齐名的蔡家猪头肉。1959年大东门直街拓宽,与南面的忠清巷、北面的大营前合并后统称新华路。大东门作为区片名,指新华路中段两侧的地域。
1987年下城区政府建了杭州丝绸城。原来杭州丝绸的祖师爷褚载当年住的小巷,是杭州丝绸业和丝绸文化的发祥地。2001年下城区又投资对丝绸城进行整治,新华路北段已成为丝绸文化特色街,杭城内继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后又出现了另一条步行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