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说百井
发布时间:2005-02-19
来源:区政协办
《下城报》4月30日刊登了宋先生的《巷名百井千古谜》,其中谈及百井的开凿,该文云:“由于所凿之井大多苦咸,不得不凿了一眼又一眼,以至眼数达到九十九眼之多”。为何苦咸呢?宋先生的回答是“杭城东北部是成陆不久的咸卤之地”(至少在吴越时期如此),这里的关键是:钱镠有否凿成九十九眼井?吴越时期此地仍是成陆不久的咸卤之地,因而凿井时不得不凿了一眼又一眼----即凿了弃、弃后再凿?换言之,实成者仅一井?
古人择水而居,因为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。在没有自来水的古代,水井的多寡反映了该地区居住人口的多少及经济发达的程度,已被杭城水井的分布与建造的历史所证实。那么,吴越王钱镠有否在此凿成百井呢?明《成化府志》和《嘉靖仁和志》皆言之凿凿:“祥符井,在祥符桥南,吴越王开,凡九十九眼。”并没有提及凿了一眼又一眼,实际数(因苦咸而弃)不足九十九眼。
吴越王为何要凿百井?这与钱镠保境安民发展生产的国策和其信奉佛教、寺院大发展有关。正如《谜》文所言,此地原有一古寺,即由邑人鲍侃舍宅所建的龙兴寺。其年代在梁大同二年(公元536年)。钱镠生于公元852年,卒于932年,也就是说,至少在钱氏在世前3百多年,这里不仅有人居住,且较繁华。为什么作如是说呢?一是古代寺院不仅是一处宗教场所,居住一定数量的僧侣,也每每选址在人烟较稠密处,以方便寺外信徒佛事的需要。二是从存至今日的史籍,如明《万历府志》就谈及“旧仁和县(治)在此。”县治所在地,不相对繁华是没有资格被选中的。虽说仁和县治的设置在钱氏纳土归宋的次年。县治迁移后,又置县学,称仁和学,有文、行、忠、信四斋,规模不小,学子亦众。
经过有唐一代整整三百余年的发展,中国的国力和经济空前提高。至吴越,由于钱氏实施的国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,吴越建国80余年中又没有发生大的战事,浙江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;作为浙江的政治中心、吴越国都的杭州,其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,自在情理之中。钱氏三代崇佛,龙兴寺也由今延安路灯芯巷口向西北延展至今戒坛寺巷与百井坊巷,号称地广9里。寺院大了,僧侣多了,加上原本就人口较多且较繁华的本地区现人口更多亦更繁华了,对水的需求自然成倍增加,正是在此态势下,钱镠凿成九十九眼井,号称百井。
从钱氏凿百井的过程看,并非找淡水遇到困难而凿了一眼又一眼,而是凿成了九十九眼。这从一些学者所撰的著述中亦找到佐证。清张鉽在《杭都杂咏》中说:“百井坊,在万岁桥西南,仁和县巷(即百井坊巷),旧为祥符寺北界,有吴越王九十九眼井。南渡为御军所,湮塞。”原来九十九眼井没有留存到今天,以致出现为找淡水而凿了弃、弃后再凿的“推测”,是因为后来成了御军所而大多湮塞了,纵然如此,还是留存了3眼井,在《康熙仁和志》中还记载着“……有九十九眼,今湮塞仅存三井,相去各数十步。”而今日,仅剩下一井了。
杭州虽属江海故地,成陆却早。最保守的一种说法,自东汉郡议曹华信筑钱塘后,就多平陆,至今有二千来年的历史。近日疏浚西湖时出“土”了东吴铸钱的钱范,说明在1700年前,杭州就可能建有造币厂,这是经济发达与人烟稠密的物证。就是《谜》文所说的成陆较晚的杭城东北部,至今却留有杭城最古老的衣锦桥(跨上塘河,在石桥镇)看,也不会太晚。而龙兴寺一带----今延安路灯芯巷口周围地域,其成陆似还更早些,该地海拔7米,堪称下城区内的“高”原,一般说,在一片平陆中,海拔的高低与成陆的早晚是成正比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