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国路话古
发布时间:2005-03-02
来源:区政协
建国路南起望江直街西段,北至朝晖路,是杭城内南北向骨干道路之一,全长4745米,宽6-9米。因全路被清泰街、庆春路所分隔,故又分别称建国南路、建国中路、建国北路。
早在南宋时,建国南路已形成里巷,当时巷子又窄又长,故称竹竿巷;明代称百花池上巷,到清代,因巷内多木材行,故称板儿巷。南宋时建国南路内建三味庵,祭祀南宋时岳飞部下骁将杨再兴。杨原是农夫出身,穷困中走入农民起义大军,后投靠岳飞,因武艺高强,作战英勇,多次受到岳飞嘉奖。后在强渡小商河时,不幸马困于淤泥中,在金兵乱箭下牺牲。《说岳传》中有对他的详细介绍,杭人对杨牺牲后却无朝廷褒奖,愤愤不平,建国南路一带的居民们自动集资造了三味庵来纪念他。今天庵基已在居民屋内,解放初有人尚见到过庵屋基石与残碑,现已不存。
清末,国外先进通讯设备输入杭城,板儿巷内兴建了杭州首家电报局,这一先进的通讯科技为杭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,杭州诗人王景彝有诗赞道:“捷于风雨迅于雷,掣电机锋一线开。天下无穷欢喜事,不嫌频送好音来”。
建国中路,宋时称小粉场,明代称崇新巷,清代名石碑楼,即今天杭二中一带。杭谚“杭铁头”即出于此。
石碑楼一带旧时居民爱打抱不平,时时聚在一起练武习拳,遇到穷人受气时便出来主张正义,碰上流氓、歹徒欺侮弱小者,就挺身而出。所以当时有民谣道:“闯进三山六码头,难达杭州石碑楼”。杭铁头不受压,不为名利所动,敢于坚持真理,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杭城人的美德之一。
建国中路上有横河桥,桥东侧现有“钱塘许氏老屋纪念碑”一座,此乃80年代末,因杭城城市建设需要,拆除了杭城大族许氏的老屋而设置的一座纪念碑。许氏世居横河桥达200余年,早在清代乾隆、嘉庆年间就开始发迹,到光绪慈禧时仍高官辈出,功名不断。在文革前夕,许氏大门口还挂有“七子登科”、“四凤齐飞”的御匾,记载着许氏家族先后有七子同时中进士,四个子孙前后进御林院的历史。家族中有3人担任过清廷内阁大学士。有的还担任过史部、兵部、户部尚书。现代历史小说家高阳(许儒鸿)便是其第14世孙。清华大学著名教授许宝騄、浙江省著名的实业家、民革先驱许宝驹、全国政协常委、《团结报》社长许宝騤便是许氏家族中的三兄弟。
建国北路,清以前尚未形成城市,元代前土沃畴腴,庄稼茂盛。元代末张士诚割据东南,才将此圈入杭城内,明代时才出现市井,人口也稠密起来。建国北路中段东侧有潮鸣寺巷。巷内有古刹潮鸣寺,是南宋时临安城内的最大佛刹丛林之一,当时寺内“清流嘉树,环绕前后,颇具山林之胜”。
清人厉鹗在《京城杂记》中说:武林潮鸣寺原称归德院,建于梁贞明元年(915),改名为潮鸣寺,源出南宋建炎三年五月,当时宋高宗赵构在杭州平息了苗刘兵变后,去南京部署抗金战事,不料到八月,金兵大举渡江南侵。赵构仓皇南逃,金兵骑兵在后尾追不舍。一天夜中,赵构一行逃到杭州东北角归德院,想休息一宿,不料半夜里听到一阵奔腾呼啸声,以为追兵已到,连忙跨马东逃,不远即钱塘江,才恍然大悟,原来是钱塘江水声。最后,赵构为了纪念这件事,遂将归德院改名为潮鸣寺。民国二十四年(1935),潮鸣寺改为觉民小学,解放后改名潮鸣寺巷小学。
建国北路北端有东升巷,在明代时巷内住有清官胡世宁。胡是杭州人,在京任都御史之职,以敢于直言名闻于朝野,贪官污吏很惧怕他。他为官四十年,许多学生都做了大官,每逢年节寿诞,学生们向他送礼,他都一概拒绝。他的部下唐凤仪到浙江当按察使,临行前向他辞行,并说准备在老师的杭州故居前树个牌坊以示对老师敬重。胡世宁摇头说:“我家附近即禇家堂,是唐代名相、书法家禇遂良的故居,我的老屋附近出个两过先贤,一个叫王錡,当过御史,到老仍两袖清风,另一个叫项麒,官至员外郞,也是一位清官。你若愿意,就把杭州这些好官当作学习榜样吧!为杭州百姓多做好事,把那一带改名为忠清巷。